昨日,A股小幅调整,2023年1月行情随之收官。整体来看,1月A股市场拾级而上,盘面呈现普涨格局,价值与成长风格均有亮眼表现。三大股指中,上证指数1月上涨5.39%,创2010年以来最佳开局。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月线涨幅分别为8.94%和9.9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外资无疑是今年1月A股市场最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在当月的16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有15个交易日呈现净买入,单月累计净买入额达1412.90亿元,创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也是唯一一次单月净买入额超过1000亿元。
成长风格逐步占优
1月,行业板块大面积飘红。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仅商贸零售、社会服务行业出现小幅回落,其余29个行业全部收获上涨。其中,有色金属、计算机、电力设备、汽车行业1月涨幅均超过10%,非银金融、石油石化等行业涨幅超过7%。
在不同时间段内,市场风格呈现明显的轮动格局。如1月中旬沪指冲击3200点之际,金融与消费两大权重板块携手发力,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蓝筹股大涨,价值风格占据市场主流。临近春节假期,成长风格逐步占优,以信创为代表的TMT板块涨势突出,承接了市场人气。春节假期结束后,ChatGPT概念及相关的人工智能题材全线爆发,汉王科技、赛为智能(维权)等均连续涨停,将成长风格再度推向高潮。
从“日历效应”看,随着1月末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完毕,2月市场将进入基本面的相对真空期,叠加当下政策和流动性环境相对较好,成长风格与主题性投资机会短期有望延续。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市场成长风格表现较好,得益于科技软硬件、医药医疗等行业景气度的相对优势。伴随海外进入通胀压力减弱的窗口期,以及国内增长预期逐步企稳,部分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的细分成长领域有望延续良好表现,中期维度成长风格的结构性行情值得关注。
内资是否接力成下阶段看点
回顾1月市场资金面,外资持续加仓无疑是推升指数上扬的最大动力。北向资金仅在1月3日小幅净卖出,在1月其余15个交易日全部呈现净买入。截至昨日收盘,北向资金单月净买入额达1412.90亿元,创沪深股通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
不过,在外资大举加码的同时,内资则明显较为犹豫。高风险偏好的融资资金出现小幅流出,1月30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报14391.92亿元,较去年年末的14445.11亿元出现下降;公募基金发行也较为迟缓,1月新成立基金数量仅为59只,发行份额402.80亿份,两项数据均只有2022年同期的约三分之一。
展望后市,虽然外资做多中国的长期趋势不变,但短期能否延续如此大规模的流入仍有待观察。中金公司表示,从历史经验看,更为持续的海外资金流入需要以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为前提。因此,往前看,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盈利修复在二季度后能够持续兑现,那么市场在海外资金持续流入下有望实现更大幅度上涨,否则可能转入震荡和结构性行情。
在此背景下,“内资能否形成接力”成为下阶段的重要看点。招商证券表示,1月市场反弹主要由外资主导,内资相对谨慎。而节后在业绩真空期、经济复苏预期强化提振下,内资有望更加活跃。市场风格也有望从外资主导的大盘风格,转为内资主导、个股投资更加活跃的中小成长风格。
市场积极窗口仍在
多数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是推动市场持续走强的关键因素。
昨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制造业PMI数据。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点评认为,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PMI数据来看,2023年开年中国经济景气明显改善,各行业、各类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均在好转。目前政策仍需蓄力,助力“休养生息”,夯实增长动能,尤其是对消费领域的支持或仍需加码。
中金公司表示,从资产表现背后的逻辑看,中国经济增长修复预期与美国通胀加息放缓预期依然是决定资产表现的关键变量:一方面,春节长假期间居民出行和线下活动明显修复,提振了市场对于中国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后经济修复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的预期仍在继续,且市场已经开始计入年底降息预期。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修复与美国加息放缓的预期并不至于逆转,一季度市场积极窗口仍在。但随着预期充分计入资产价格,后市难免会有反复,未来需密切关注经济改善斜率及政策预期对资产价格的边际影响。
Copyright 2015-2022 北冰洋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